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

新闻资讯
故宫各个宫殿介绍
发布时间:2025-08-15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,外朝以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大殿为中心,内廷以乾清、交泰、坤宁后三宫为核心,另有东西六宫、养心殿、慈宁宫等建筑。以下是故宫各个宫殿的详细介绍:

  :俗称金銮殿,是故宫中最宏伟的建筑,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。它位于紫禁城的中心,高35.05米,面积2377平方米,采用重檐庑殿式屋顶和黄色琉璃瓦,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。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、大婚、册封皇后等重大典礼的地方。

  :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,是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前休息和接受官员行礼的地方。它是一座方形的四角攒尖顶建筑,屋顶中央有一个镀金的圆形宝顶。

  :为重檐歇山顶建筑,面阔九间。在清代,这里是举行殿试的地方,也是皇帝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的场所。

  :内廷正殿,明代和清初是皇帝的寝宫,雍正以后成为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。殿内悬挂着正大光明匾,清代秘密立储的匣子曾存放于此。

  :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,是皇后接受贺礼的地方,存放着象征皇权的二十五宝玺。

  :明代是皇后的寝宫,清代改为萨满教祭祀场所,皇帝大婚时的洞房也设在此处。

  :包括景仁宫、承乾宫、钟粹宫、延禧宫、永和宫、景阳宫,是明清两代妃嫔的居住地。

  :包括永寿宫、翊坤宫、储秀宫、太极殿、长春宫、咸福宫,同样是妃嫔的居所。

  :雍正以后成为皇帝日常起居和理政的中心,西暖阁是批阅奏折的地方,东暖阁曾是慈禧垂帘听政之处。

  :明代为太子办公处,清代用于举行经筵,后设文渊阁收藏《四库全书》。

  故宫简介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,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均居于此,旧称紫禁城,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。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,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,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,房屋九千余间。

  “行走在北京中轴线”系列天上紫微宫,地上紫禁城故宫原名为紫禁城。古代在设计建造皇城时,讲究“天人合一”,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,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无上。《后汉书》中说:“天有紫微宫,是上帝之所居也。王者立宫,象而为之”。

  但南京是建文帝的势力范围,朱棣很难掌控全局,于是将都城从南京城搬到了北京城,兴建了紫禁城,即今天故宫的前身。

  “行走在北京中轴线”系列上篇文章介绍了故宫的外朝三大殿,今天再来说说内廷后三宫。故宫内廷以“后三宫(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)”为中心,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。东西两侧有东六宫和西六宫,是皇帝便殿及后妃居住生活之处。内廷也是清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。

  故宫内廷位于中轴的东西两侧,又各分二路,即以东六宫、西六宫为靠近中路后三官的一路,再向外则又各有一路:东六宫之东一路,为宁寿宫与养性殿两大建筑群,西六宫之西一路,为慈宁宫及寿安宫两大建筑群。

  午门,宫城南门,“午”是指南边。紫禁城是四四方方一座城,用城墙四面合围,城墙的四角各有角楼一座,东、西、南、北也各有大门一座。

  888集团官网入口